2021 年 11 月 08 日

報導連結

一壺金棗茶,配上三、兩顆蜜金棗或是金棗糕,這是舊日宜蘭人的下午茶,也是感染風寒時止咳化痰的保健處方。金棗不是「棗」,而是柑橘類,稱為金柑、金橘其實更合適,它是唯一可以在鮮食時連皮一起吃的柑橘類水果,有 80% 的維生素 C 都存在果皮中,營養更居柑橘類之冠。

台灣金棗在歐洲與日本都有死忠粉絲,反倒是在國內市場逐漸遭受冷落,年輕人更恐怕只在農曆春節討喜的金柑盆栽上看過它,或是誤將手搖飲常用的食材「金桔」當「金棗」,這使得金棗愈來愈不受農夫青睞,年產量從全盛期的每年 5,000 公噸,降至現下不及 1,000 公噸,種植金棗的農人也越來越高齡化,面臨無人接力困境。

為了延續金棗榮光,全台最大的金棗加工廠─光陽食品結合在地農友,用創意替傳統找出路,不但首開台灣先例,製作出金棗精油系列護膚商品,也尋求稻農「斜槓」果農,在稻作農閒時兼職照顧金棗,可多一份收入,金棗產業後繼有人,員山大湖地區的金棗老欉可以繼續金黃滿枝,70 多位還守著金棗老欉的老農們也可以續寫他們的「摘金」人生。

 

 

 

 

黃澄澄的金棗是陽光與雨水孕育的黃金。(Photo by Elianna Friedman on Unsplash)

從鮮食到蜜餞 從內銷到外銷 宜蘭的半世紀金棗史

大約兩百年前,金棗就從中國東南方移植到台灣來,它適合種植在雨量充沛的山坡地及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宜蘭正對了它的脾性,因此台灣有九成的金棗都種在宜蘭,其中又有超過一半種植在員山大湖地區。目前大湖有 70 多位超過 70 歲的老果農,甚至不乏 90 歲高齡者,他們走過金棗產業的黃金歲月,至今仍然照看著蘭陽溪畔的金棗果園。

陳苡佩的爺爺陳長庚正是這樣世代傳承的金棗先生,高壽 88 歲的他提到,金棗作為鮮食的水果銷路有限,大約 50 年前金棗大產,市場吞吐不及,他便想到將之醃製成蜜餞,一方面拉長保存期限,二來也增加口感,他與幾位果農合資成立「光陽食品」,把樹上陽光般燦亮的金棗,化身為凝煉濃郁的蜜餞,甜蜜了所有人。

在陳苡佩的父親陳思行接棒後,開始拓展外銷市場,站穩金棗產業的山頭,也創造宜蘭金棗的全盛時期,許多加工廠紛紛設立,大家一起拼外銷、衝內銷,寫下金棗年產 5,000 公噸的黃金盛世。

 

 

 

 

陳長庚是宜蘭大湖金棗蜜餞產業的創始者之一。(攝影/楊語芸)

日本人配茶 歐洲人沾巧克力 金棗蜜餞賺外匯

金棗蜜餞外銷的主力市場在日本及歐洲。日本的長者將蜜餞當茶食,搭配綠茶、煎茶、玄米茶等口味清淡的茶湯,以茶食品出茶韻,優雅地調和身心氣息。

歐洲人的吃法就大為不同。德國、荷蘭、義大利等地的甜食愛好者會將裹了糖粒的金棗蜜餞沾上融化的苦味巧克力,在舌尖展現甘苦交織的風味層次,是非常高級的甜食。也有人將金棗蜜餞當作烘焙的食材,金棗塔、金棗蛋糕、金棗餅乾都是歐洲烘焙坊中可以找到的甜點。

台灣人雖然不似過往那麼愛吃金棗蜜餞,但「光陽」靠著穩定的國際訂單,仍長年保證收購員山大湖金棗,總量約是全台產量的四成五之多。

 

 

 

 

金棗蜜餞沾上融化的苦味巧克力,是歐洲人慣常的吃法。(攝影/Dimity Jones)

陳苡佩投身教育 離家又回返

包括陳苡佩在內,陳家四個孩子從小學中年級起就得投入「蜜餞童工」的行伍。雖然不必風吹雨淋地照顧金棗果樹,但處理果農交來的金棗、包裝蜜餞、搬貨出貨,他們一個也逃不掉。後來姐姐和兩個弟弟都去了中國管理陳家的工廠,只有學幼兒教育的陳苡佩,暫時脫離家族企業的羈絆。

陳苡佩是宜蘭員山大湖國小的校友,她從新竹教育大學畢業後,就回到母校幼兒園任教。自己在幸福的環境長大,她竟全然未曉這個學區有許多弱勢家庭。「新住民、隔代、單親的家庭,大概有七成多。我的班上只有四個學生是和父母同住在一起。」在那樣的教育現場,陳苡佩自覺心有餘心不足,情緒每每崩潰,只待了一學年就離開。

之後她轉到新竹華德福任教,那裡的孩子都有家庭關愛,學校採行開放教育,也讓她如魚得水,學以致用。只是幾年下來,陳苡佩始終覺得那個場域並不特別需要她,反倒是故鄉切切的呼喚,讓她放不下。

陳苡佩拿到政大幼教所碩士後,為了承接家業而重回宜蘭,也利用時間再回大湖國小擔任課輔老師。有緣的是,當年讓她無力應對的大班們,那時即將從小學畢業,她「有始」、「有終」地陪伴孩子們,「當年我曾逃離,如今才能原諒自己。」

 

 

 

 

繼承金棗家業的陳苡佩(攝影/楊語芸)

不忍老欉無人收果 陳苡佩接下家業

陳苡佩表示,爸媽並未要求她承接家業。因為台灣沒有專業的金棗果農,農民都是兼著種,許多果農的歲數甚至比陳長庚還要年長,說是為了收入,種金棗更像是要圓滿一種情感,倆老本打算「做到做不動那天就好」。

不過她多問了一句:「如果我們不收購金棗,那些老欉該怎麼辦?」鄉下地方,大家都攀親帶故,老農不是陳苡佩的伯公、叔公,就是舅公、姨丈公,她一個心軟,就答應回家幫忙,一邊在大湖國小進行課後輔導,一邊學習廠務管理,若非疫情阻擋,她本還打算出國闖訂單。

接手家業創新,研究金棗精油護膚

因為台灣人不再青睞蜜餞,日本愛吃金棗蜜餞的長者也愈來愈少,外銷市場僅剩歐洲穩定訂單。為了開拓國內年輕市場,陳苡佩和姐姐創立「囍感國際」品牌,就像許多老品牌換新潮服一樣,「囍感國際」走的也是包裝美學、品牌故事的路線。

陳苡佩姐妹倆也將自己喜歡的元素帶入品牌中。「我和姐姐都喜歡精油,既然柑橘類水果都可以提煉精油,金棗沒有道理不行。」當年爺爺陳長庚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摸索出蜜餞製法,今天有了網路的協助,陳苡佩土法煉鋼地仿作 youtube 上的精油製程,並在宜蘭大學的協助下,「囍感國際」推出六款含金棗精油的護膚保養品,讓金棗從食品變成保養品,身價大為不同。

金棗精油覆蓋在果皮表面,陳苡佩表示,取出精油後,不僅不會破壞金棗的外觀,金棗仍舊可以食用,完全不會浪費。精油中含有大量的右旋檸檬烯,能夠增加膚質的光滑與彈性,提升皮膚健康防禦力;金棗的香氣可以提振心情、活化頭腦。精油系列產品除了在台灣上架,也會拓展到國際。

老農交棒青農 金棗才能繼續黃金宜蘭

品牌經營並非順風順水,陳苡佩很快就發現,產業最大的危機不是能否打入年輕市場,而是老農們無以為繼。「有位果農去年 94 歲還在務農,今年就不行了,他有 200 多棵老樹需要人接手。」大湖地區 70 歲以上的果農有超過 70 位,其中更不乏 90 歲高壽者,一旦他們去作仙,金棗老欉可就要枯萎。

陳苡佩找上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商議,希望援引青農們來接手金棗產業。金棗的收果期從十月底至農曆年後,剛好是稻作農閒之時。金棗除了三月開花時需費些疏花的氣力外,平時的修枝、施肥、除蟲,大抵不會太過忙碌,穀東的青農們兼職果農,多一份金棗收入,宜蘭風土孕育的稻穗與金棗也能繼續端出亮燦燦的成績,在土地上雙贏共好。

 

 

 

 

金棗只能靠人工徒手採摘。(攝影/楊語芸)

金棗果醬、晶棗粽、蜜金棗 成品好吃 DIY 容易

金棗風味強烈適合加工,台灣果醬女王柯亞以一款「橙花金棗黃檸檬」果醬榮獲英國《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雙金榮耀,讓金棗好滋味名聲大噪。宜蘭員山花泉農場將自製的金棗蜜餞拌入園內的有機野薑花作成冰晶粽,不僅顏色金黃剔亮,酸甜口感讓人百吃不膩,每每過了端午還是有接不完的訂單,是最漂亮的金棗產品。

金棗是唯一可以在鮮食時連皮一起吃的柑橘類水果,果皮、果肉一起嚼食,入喉後有津潤生香之效,國人雖然愈來愈不愛吃蜜餞,但鮮食的金棗市場卻慢慢復甦,主要是因為喜歡下廚烘焙的人愈來愈多,金棗略為加工後,應用性更廣,而且可以延長保鮮。趕快趁當令買起來,做起來,用金棗的甜香溫暖即將到來的冬日。

蜜金棗作法步驟

食譜、照片提供/胡涓涓

材料:

  • 金棗600g
  • 細砂糖200g
  • 麥芽糖 100g
  • 君度橙酒(若不喜酒味,可以白開水代替) 3大匙

步驟1

先將金棗洗淨擦乾,用小刀在金棗上劃出4刀,放入盆中。

步驟2

將一半的砂糖與君度橙酒、麥芽糖倒入金棗盆後,放在爐上用微火熬煮,不時用木匙攪拌至麥芽糖全部融化。

步驟3

倒入剩餘的砂糖,繼續小火熬煮,不時攪拌均勻。

步驟4

約10-12 分鐘,金棗呈半透明的感覺即可熄火。

步驟5

蓋上蓋子靜置至隔日,即可將金棗連同湯汁放進乾淨的玻璃瓶保存。